驰盈策略
就在这个月,马科斯带着一个超豪华的团队去了印度。怎么个豪华法?内阁成员就跟了10个,在印度待了足足5天。你想想,现在这快节奏时代,哪个国家领导人出访会搞这么长时间?这姿态摆明了就是告诉全世界:我,菲律宾,这次是铁了心要跟印度哥们儿好好处。
双方也没含糊,大笔一挥,哗啦啦签了13份大单,两国关系也正式升级成了“战略伙伴”。听着挺高大上,但你要是只看这些,那就太外行了。这里面真正的重头戏,是那份关于“布拉莫斯”导弹的合作协议。这玩意儿,才是马尼拉此行的“心头肉”。
说到“布拉莫斯”,这可不是一般的家伙。印俄合作的产物,射程接近300公里,速度三倍音速,妥妥的超音速巡航导弹。菲律宾军方早就眼馋了,他们管这叫“海上杀手”,是未来封锁南海关键水道的宝贝疙瘩。
为了这个宝贝,菲律宾是真下了血本。第一笔就砸了3.75亿美元,买了3套系统。去年4月,第一套到货,菲律宾上下跟过节一样高兴。今年4月份,第二套也用船拉回去了。但这还没完,马尼拉的胃口大着呢。他们后续还计划再掏7亿多美元,追加6套。
这9套系统要干嘛?菲律宾的算盘打得噼啪响。他们准备沿着从吕宋岛西部到巴拉望岛的海岸线,部署一条长达1200公里的“海上火力封锁链”。哥们儿你拿地图看看,这是什么概念?这意味着,一旦这9套系统全部就位,从咱们台湾南边的巴士海峡,到南海中部的民都洛海峡,这些黄金水道,理论上就全在菲律宾的导弹射程里了。
这算盘打得,连我这隔着屏幕看的人都听得见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防御了,这背后藏着菲律宾对整个地区军事格局的野心。可以说,这次访问,表面上是经济合作,骨子里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布局。
本来,这趟访问到这里,剧本都挺完美的。印度卖了武器赚了钱,还拉拢了一个南海国家,提升了在东南亚的影响力;菲律宾拿到了梦寐以求的“杀手锏”,感觉自己腰杆子硬了不少。双方各取所需,皆大欢喜。
然而,就在一场记者会上,马科斯可能是觉得气氛太好了,有点上头,突然“跑题”了。他当着全世界媒体的面,大谈特谈起了台海问题,然后冷不丁地抛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:“如果台海有事,菲律宾无法置身事外。”
他给出的理由听着还挺“高尚”——因为台湾有十几万菲律宾劳工驰盈策略,他得保护自己的公民。
这话一出,全场估计都安静了几秒钟。在场的印度官员,估计脑子里嗡的一下,心想:“剧本上没这段啊?”而坐在主位的印度总理莫迪,那脸色是肉眼可见地沉了下来,刚才还挂着的微笑瞬间消失,变得异常严肃。
你说这尴尬不尴尬?莫迪心里估计一万匹羊驼奔腾而过。我们印度是想在南海问题上找个支点,跟你菲律宾搞搞防务合作,顺便卖点武器平衡一下东亚大国。但台海?那是另一个维度的火药桶,我们印度可没打算现在就把脚伸进去!
马科斯这句话,听着是不是特别耳熟?没错,这简直就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那句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”的菲律宾翻版。安倍说这话,背后是整个日美安保同盟体系的支撑。你马科斯学这调调,凭的是什么?凭那几套还没部署全的“布拉莫斯”吗?
这事儿最直接的后果,就是把印度给架在了火上烤。新德里方面反应也快,会后赶紧找各种渠道对外“消毒”,反复强调印度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“没有一丁点变化”,私下里更是有官员跟媒体抱怨马科斯“太不讲究了,不按套路出牌”。
一场本该是“印菲一家亲”的盛会,硬生生被马科斯这句话搞出了裂痕。
那么问题来了,马科斯为啥非要在印度的地盘上,干这种得罪人的事呢?是他真的不懂国际政治的深浅,还是另有图谋?
在我看来,这恰恰暴露了马科斯内心深处的焦虑,尤其是对他们那个传统靠山——美国,越来越不放心的焦虑。
咱们把时间往前拨一拨。这些年,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给菲律宾撑腰,调门很高。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尤其是在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的阴影下,美国的对外政策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。特朗普那一套“美国优先”,可不是说说而已。他会不会为了跟中国做交易,或者觉得在南海投入太多不划算,而在关键时刻把菲律宾当成弃子?
这种可能性,马尼拉不可能不盘算。所以,菲律宾现在就像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,拼命想多找几个“大哥”来保护自己。拉拢日本、澳大利亚,搞各种联合军演,都是这个路数。这次访问印度,也是想把印度这头亚洲象也拉进自己的“朋友圈”。
可他错就错在,太心急了,而且用错了方法。他以为,把南海问题和台海问题捆绑在一起,就能形成一个“反华统一战线”,让印度也跟着上船。他想当然地认为,“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”,只要我表现出在台海问题上足够强硬,印度就会更欣赏我,我们的“战略伙伴”关系就会更牢固。
这算盘,可真是打错了。印度是一个有着极强独立自主外交传统的国家,它有自己的大国梦,绝不愿意被别人当枪使。与中国有矛盾是一回事,但被菲律宾这样一个体量远小于自己的国家拖进一个更危险的泥潭,是另一回事。马科斯的做法,在印度看来,不是“够朋友”,而是“挖坑让我跳”。
这下,菲律宾的处境就变得非常微妙了。
一方面,它在台海问题上放出狠话,无疑是直接向中国摊牌。而中国的立场,这么多年来清清楚楚,白纸黑字写着呢: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,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,任何外部势力胆敢插手,必将遭到雷霆万钧的反击。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又极其敏感,正对着巴士海峡。如果它真的铁了心要当外部势力干预台海的“跳板”,那无异于把自己变成了风暴眼,第一个被撕碎的可能就是它自己。
另一方面,它这种试图“绑架”印度的做法,也让刚刚升级的“印菲战略伙伴关系”显得有些滑稽。信任是合作的基础,马科斯这种自作聪明的操作,只会让印度在未来的合作中更加谨慎,甚至处处提防。本来想拉个帮手,结果可能把人家推得更远。
说到底,国际关系丛林里,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。菲律宾妄图通过拉拢几个国家,搞点小动作,就能在南海问题上占到便宜,甚至在台海问题上火中取栗,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误判。它想拉着别人一起下水当炮灰,但人家又不傻。
马科斯的这次印度之行,就像一场高开低走的电影。开场是锣鼓喧天,气势磅礴,结尾却因为一句台词的失误,让整个故事的走向变得扑朔迷离。他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导弹,却可能失去了一个重要伙伴的信任,同时还把自己推到了悬崖边缘。
菲律-宾买来的这些武器驰盈策略,究竟是安全的保障,还是引火烧身的导火索?这个问题,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,棋子的命运,从来都由不得自己。走错一步,满盘皆输。
垒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